帮扶贫困户的精神闪光点
郭爱珍,焦作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结对帮扶庞冯营村村民,家中3口人,本人长期慢性病,丈夫郭小宝,身患尿毒症,长期透析治疗,儿子郭亮,多重残疾,无劳动力,家庭生活十分困难。
一、脱贫不忘党恩,永远跟党走
2021年,郭爱珍家庭被纳入监测户,这个被疾病压得喘不过气的家庭迎来了转机。纳入监测户后,郭爱珍家里享受了低保救助、残疾补助、医疗帮扶等各项扶贫政策,减轻了不小的压力,生活有了基本保障。她表示说:“自打帮扶以来,村里变化可大了。路修了,井打了,路灯亮了,环境变好了。家里的生活也改善得好多了,这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,多谢党和政府关怀得好,生活越来越过得好了!”平日里,她也积极主动参与村里的疫情防控和村容村貌整治等志愿活动,用实际行动感恩党和政府的帮扶。
二、坚决不向命运低头,再困难也要向前看
虽然家庭生活十分困难,但是郭爱珍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压倒,也没有一丝“等、靠、要”的思想,而是把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转化为信心与决心,十年如一日的照顾着丈夫和儿子。她常说:“人活一辈子,凡事一定要靠自己,只要想干活、愿干活、不怕苦,就没有干不成的事。”帮扶工作队为其安排了扶贫公益岗,她也是十分珍惜,踏踏实实地干好公益岗的每项工作。
三、孝老脱贫两不误,用爱撑起一个家
郭爱珍虽然家庭生活条件一般,却用一颗善良的孝心独自撑起了一个家。面对身患重病的丈夫和残疾的儿子,她选择了不离不弃,尽心尽力地照顾了10多年,并将继续照顾下去。面对年迈的母亲,她没有因为家境十分困难,就选择逃避,而是主动承担对老人的孝敬,奉养老人。她常说:“父母是生我养我的人,我们必须让他们安享晚年,不再受任何委屈,这是我应尽的义务,再苦再累我都认。”子女赡养好老人,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,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。
扶贫先扶志,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,中心驻村帮扶工作队始终将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结合起来,充分发挥脱贫户的主观能动性,加强精神脱贫的培育,摆脱“等、靠、要”的精神贫困状况,扶起了志气,更新了观念,富足了精神,拿出了干劲,才能真正实现精神、物质双脱贫,最终实现乡村振兴。